兒童幾歲矯正?認識小孩牙齒矯正黃金期,三種常見牙齒矯正方法優缺點及常見問題

小孩需要齒顎(牙齒)矯正嗎?

目前許多專家都在推薦「早期矯正」,主要是因為孩子在發育期間,特別是在青少年時,其骨骼、口腔結構還在發展中,在這階段介入治療可以改善用相對溫和的方式改善許多骨骼相關的問題,包含:戽斗、小下巴等等。

早期矯正也能有助於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咬合問題、牙齒排列不正確等等,在孩子發育階段發現治療,多數都能成功避免問題和手術發生!

由於孩子成長變化性非常大,因此兒童的齒顎矯正非常注重「時間點」並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立即處理,建議帶孩子定期回診追蹤,讓專業的牙醫師判斷何時是最佳的治療時機。

小孩幾歲矯正牙齒?兒童不同階段矯正目標和矯正方式

一般來說,兒童的牙齒矯正可依照牙齒、骨骼發展區間分為兩階段:

觀察期 還不需要矯正 7歲前

以乳牙為主的階段,無論是正在長乳牙還是恆牙正在替換的過程,定期讓兒童牙科醫師檢查牙齒狀況,同時爸媽們在日常生活注重孩子口腔衛生教育,養成潔牙好習慣及定期檢查塗氟。

美國齒顎矯正學會AAO 建議第一次矯正評估在七歲左右,讓矯正醫師評估是否提早介入治療,通常是針對嚴重咬合問題,例如:

  • 嚴重骨性問題
  • 嚴重深咬、 開咬、暴牙
  • 錯咬問題
  • 牙齒阻生問題 
  • 不良的口腔習慣……等

在這類較嚴重病例上,必須做第一階段的早期治療,可以減少日後矯正的難度、縮短療程長度,甚至有些病例無須進入第二階段的恆牙矯正。

第一階段矯正 8歲後 (混合齒列時期)

利用孩子正在成長發育的生長潛能,利用矯正治療介入創造好的口腔條件:

  • 建立足夠的環境空間讓恆牙生長
  • 早期改善影響骨骼發展的咬合問題
  • 引導顎骨生長,幫助孩子臉型、輪廓生長

這時期的矯正療程重點不完全是放在牙齒排列,而是預先解決骨骼生長及口腔空間等成年後不好改善的問題,避免未來矯正時需要用更多侵入性治療、手術來改善咬合及健康。這階段結束後進入觀察維持期,直到恆牙長齊。

第二階段 全口矯正 12~18歲(全口皆是恆牙)

這階段目標就是將「牙齒們歸位」,針對後續長出的恆牙,透過矯正器(隱形牙套或是傳統式矯正)將牙齒、咬合排列到定位!

常見兒童矯正方式怎麼選?

傳統牙套

傳統矯正器的原理,是在牙齒黏上一顆顆矯正器後,以橡皮筋或小鐵絲固定串連其中的金屬材質矯正線,透過矯正線與橡皮圈的力量來移動牙齒,在每次回診矯正調整後容易牙齒痠軟、痛感較明顯,也較容易刮嘴(矯正線及矯正器)在清潔上也比較多死角、易卡菜渣。因此要是孩子較沒耐心清潔照護,可能會造成清潔死角蛀牙的問題。

自鎖式矯正器 (戴蒙矯正)

自鎖式矯正器,同樣是矯正器+矯正線,但其黏在牙齒上的矯正器經特殊設計,外型像方形的小蓋子,蓋上後即可固定矯正線(不用額外纏小鐵絲),讓牙醫師更方便調整,每次回診可以更加省時,孩子配戴也相對好看、方便清潔、且更加舒適。

相較於傳統矯正相對好清潔保養,但由於矯正器會需要固定在牙齒上長達1~2年的期間,因此日常清潔照顧也是需要非常注意,通常都建議家長視孩子清潔習慣決定是否選擇配戴。

隱形牙套(隱適美)

透明牙套由極薄高分子材料組成,採用牙套塑型的方式,利用力學漸進式移動牙齒。

相較於其他矯正方式,治療過程最為舒適且可拆下正常進行清潔,不會造成清潔死角,只需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拆下,吃完清潔好牙齒後再戴上即可。

但家長需要評估孩子自律能力,是否能遵守和醫師的約定配戴足夠長的時間,以及避免牙套弄丟,才能讓療程順利進行。

有哪些日常習慣會影響孩子口腔發展?

  1. 吃飯用單邊咀嚼
  2. 經常用嘴巴呼吸(口呼吸)
  3. 咬筆桿、指甲、吸大拇指、奶嘴等
  4. 愛咬下嘴唇

以上幾種日常可以觀察到的習慣都可能會影響孩子口腔骨骼、肌肉及齒列的發展!除了定期回診給醫師追蹤檢查外,家長在家也需要時刻叮囑孩子戒除相關壞習慣。

兒童牙齒矯正常見問題